• 37岁三胎妈妈确诊肺癌到去世仅2周,身体这种不适赶紧去医院!_症状_kid_检查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1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00

   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,一位37岁的三娃妈妈从确诊肺癌到离世,居然只有短短两周时间。

    确诊前,她一直有咳嗽的症状,但她觉得只是天气变化、温度下降引发的咳嗽,没太当回事。

    直到后来咳嗽越来越严重,去做了一系列检查后才发现,已经是肺癌晚期了!

    很快,这位妈妈很快便因为癌细胞扩散去世了。

    肺癌早期症状很不明显,很多人发现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。

   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前发现肺癌,让我们早点避开这种危险呢?

    01

    肺癌是用肉眼看不出来的

    kid

    展开剩余84%

    很多人对肺癌都有一个误区,觉得只要不咳嗽、不咯血,就和肺癌扯不上关系。

    但实际上,肺癌早期的症状就像“捉迷藏高手”,特别会伪装。

    最常见的咳嗽,往往被我们当成普通感冒、咽炎,就像开头的那位妈妈。

    但普通咳嗽一般吃点药、多休息几天就能缓解。

    而肺癌引发的咳嗽,常常是持续的、刺激性干咳,这种用止咳药都没用,就像喉咙里总有个东西在挠痒痒,怎么都停不下来。

    除了咳嗽,还有些症状更是“深藏不露”。

    比如莫名其妙的体重下降,不少人还以为是减肥成功了,沾沾自喜。

    可如果在没有刻意节食、增加运动的情况下,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超过5%,就要小心了。

    肺癌细胞在身体会疯狂抢夺营养,导致身体越来越消瘦。

    还有些人会出现气短、胸闷的情况,爬个楼梯就喘得厉害。

    以为是年纪大了、体力不行,但很可能是肺癌让肺部功能下降,呼吸变“费劲”了。

   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有的肺癌患者早期还会出现手指变粗的症状,医学上叫“杵状指”,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和肺癌有关。

    正是因为这些症状太容易被忽视,才让肺癌有了钻空子的机会。

    02

    发现晚期肺癌

    可以用这个方法规避

    kid

    听到这里,很多人心里应该会直打鼓:肺癌这么会藏,难道我们只能坐视不理吗?

    当然不是!其实只要做好一件事,就能大大提高早期发现肺癌的几率——定期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。

    有人可能会问,我每年都做体检,拍了X光胸片,难道还查不出来吗?

    还真查不出来。

    X光胸片就像给肺部拍一张平面照片,对于小于1厘米的早期肺癌病灶,很容易被“视而不见”。

    等能看清楚的时候,往往都到中晚期了。

    而低剂量螺旋CT就像给肺部做一个“360度无死角扫描”,哪怕是几毫米的小病灶都能“揪”出来。

    可能有人会担心辐射问题。

    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量比普通CT小很多,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,一年做一次完全不用担心。

    尤其是40岁以上,或者长期吸烟、有肺癌家族史、经常接触油烟和粉尘的人群,一定要把低剂量螺旋CT检查列入每年的体检清单里。

    同事妈妈才45岁,平时身体看着挺硬朗,就是爱抽烟。

    去年体检时,在医生建议下做了低剂量螺旋CT,结果查出一个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,经过进一步检查,确诊是早期肺癌。

    好在发现得早,通过微创手术切除后,现在已经完全康复了。

    所以说,早发现、早治疗,真的能救命!

    03

    CT查出肺结节,是肺癌吗

    kid

   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做了CT,结果报告上写着“肺结节”,不少人瞬间就慌了神,觉得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。

    肺结节就是肺部影像检查时发现的,像小疙瘩一样、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“小疙瘩”,大部分都是良性的,大家先别自己吓自己。

    从大小上看,小于5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不到1%,这种结节只要定期复查就行,一年做一次CT观察变化。

    5-10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在6%-28%,这时候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形状、密度等情况综合判断,可能需要缩短复查时间,3-6个月查一次。

    而大于10毫米的结节,恶性可能性相对高一些,可能需要进一步做穿刺活检,明确结节的性质。

    从形态上看,边缘光滑、圆圆的结节,大多是良性的,比如炎性结节、肺内淋巴结。

    而那些边缘有毛刺、分叶,像螃蟹爪子一样的结节,恶性风险就高一些。

    就算查出肺结节,也千万别自己在网上乱查资料吓自己,一定要找专业的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看诊。

    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,制定最合适的应对方案。

    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定期复查,大部分肺结节都能和我们“和平共处”。

    发布于:北京市